海德堡大幅面工程师谈速霸XL145及XL162**

分享到:
点击量: 282986 来源: 科印网

     2008年5月29日,随着德鲁巴展会大幕的开启,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即将迎来又一个沸腾的岁月:两款全新的超大幅面印刷机——速霸XL145和速霸XL162将**登台亮相。研发团队中的功臣之一哲德•默克尔在接受访问时表示:这项特殊的挑战是“海德堡秉承其机械制造领域的**传统,在一个新的高度上,以迅疾有力之势,再一次突破自身和完成**的实证”。

**的先驱者:速霸CD74和速霸XL105

  默克尔先生,您是何时得知开发超大幅面印刷机计划的?

  默克尔:那是2004年3月份,当时,我还一门心思扑在速霸CD74的新功能设计上。有**,我的上司布柯哈德•梅伯突然问我:“你觉得大幅面印刷机怎样?”这主意让我有点兴奋和紧张。无论如何,一到这种尺寸,你就越来越接近物质的极限。从机器构造和零配件设计开始,整个过程充满了刺激性。

  那么,真正的研发工作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默克尔:事情进展相当快。2004年德鲁巴展会一结束,我们就开始进行具体构思。既然时机已成熟,我们马上着手开展这一项目。

  请问给您分配的研发领域是哪些?

  默克尔: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工作的核心内容,那就是实现胶印单元模块化组装的构想——这跟纸张传送的整套配置有关——包括了进纸、印刷、上光、干燥和收纸等等。我为相应的部件包括所有单个配件画草图,可行性测试的规划与实施也是我负责的。此外,我们还需考虑设备组装的进一步优化问题。在开发超大幅面设备时,我们对人机工程学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尽管设备幅面尺寸��了一个层次,但是再大的机器也要像中小幅面设备一样,让操作者感觉非常舒适。

  看来您的工作量可不少啊……

  默克尔:(笑)可以这么说。有趣的是,回想起我们**次目睹原大的机器模型时的情景,你发现眼前的东西是那么真切,让你为之震撼!那是一台木制的单色带上光单元印刷机,长15米,宽5米,高度超过3米。它和我屏幕上的三维虚拟模型完全不是一回事儿。顺便说一句,正是借助这个模型,我们才发现有一处扶手设计得高了些——这是题外话了。回到正题:显而易见,研发项目可不是我单枪匹马干得了的。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系统,只有凭借团队的力量才能攻克每一道难关。事实上,来自各个部门的很多同事都参与了新设备开发。有人钻研增强型预置飞达和预置收纸,有人专注于电力传动,另一组同事负责中央控制台的硬件和软件,也就是印通功能的设计。生产线上的同事们也为该项目贡献出他们的宝贵经验,产品经理和设备维修技师当然也参与其中。

  有没有潜在的用户参与呢?

  默克尔:你说的太对了——实际上,他们从一开始就参与进来了!我们悉心听取了欧洲、亚洲和美国的出版商以及包装印刷企业的想法和建议,这样一来,在设备研发阶段,我们就能充分照顾用户的需要,做到通盘考虑。

  这些潜在用户怎样描述他们期待的新机器呢?

  默克尔:质量出众,完全可靠,生产力强大,准备时间短,操作简便,灵活性强……

  这听起来似乎和用户对中小幅面设备的需求差不太多,所以,我们很自然地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请问制造其他设备的经验能否照搬到这上面来呢?

  默克尔:有时候可以。我们那些生产时速达到18,000印的机型,我是指速霸CD74和速霸XL105,它们确实为速霸XL145和XL162的研发做了一些铺垫。不管怎样,当初在设计这两款幅面稍小的机型时,为了突破技术领域的局限,我们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这是它们今天能高速、稳定运转的基础。这说明:我们在面临更高标准挑战的时候,完全能应对自如。毫无疑问,在开发超大幅面设备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借鉴了从速霸CD74和XL105那里积累下来的可贵经验。

模块化设计:设备个性化配置的基石

  那么,您觉得这些研发工作*基本的差异又在哪里?

  默克尔:还是在幅面大小上。听上去这好像没什么,不过这一点对研发项目的影响可是举足轻重。试想一下,幅面加大了,更多的东西要被赋予动能——我们既要考虑纸张,也要顾及机器内部的滚筒。现在,*沉的滚筒重达4.9吨,周长为3米,其大小和重量都是速霸XL105*重的滚筒的4倍。这个巨型滚筒要承受巨大的圆周速度,在印刷过程中非但不能有一点儿偏离,也不允许有颤动。还有,超大幅面印刷机要能带动那些又厚又重的纸张,实现无颤动的、无接触式的传纸——直到纸张在机器的另一端落下为止。到了这一步,你会遇见新的挑战:要让这些笨重的纸张再次安安稳稳地停下来,还不能降低生产速度,该怎么办?再说,一台印刷机里还有很多又大又重的机件在做往复运动,这些必须精密而又坚固的实体也需要我们的设计和锻造,而且可不容易完成。但无论如何,*终印刷出来的样张一定要丝丝入扣,美轮美奂,达到我们自己的标准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要满足用户的期望以及他们的客户的期望。

  那你们实现预期的标准了么?

  默克尔:(笑)当然。结果太棒了!2006年3月,我们的**台测试设备组装完成,并迅速通过了试验,当年12月,我们已经在样机上进行印刷了。**个活件是一张六色带上光效果的海报。该机的表现超越了我们*大胆的期望,印刷效果极为出色!

  当您**次看到您的“宝贝”运转起来的时候,有什么感想?

  默克尔:我很难描述那时的心情。当然,我们花了几乎两年的时间,殚精竭虑,力求尽善尽美。我们做三维模型,在电脑上反复核查,计算强度,模拟振动,修订传动装置,审核供应商资质并组织简报会,组装测试设备,测试独立元件……我们取得的每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得环环相扣,水**融,才能保障我们的机器在400人面前表演时一锤定音!所以,看到它运转起来的时候,我感觉就像美国**飞行员查尔斯•耶格尔**次超越音速冲入云端一样……

  在400人面前进行印刷么?

  默克尔:(笑)是啊,我也从来没有试过在这么多观众面前进行**印刷测试。不过别忘了,这一举动对海德堡而言堪称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时刻。我们还邀请了一些供应商,我们之间的合作可以说非常密切。他们当中有现代舰船发动机的制造企业,还有全球*大的海上风电机组的生产厂家。现在,您就不难想象一下这场演示的盛大规模了。

  那么,您认为像这样的超大幅面设备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么?

  默克尔:实际上,超大幅面印刷机是几乎不可能“批量”生产的。因此,我们的用户可以对设备功能及配置进行定制,以便他们开展个性化生产。从这个层面看,我们采取的“平台式”策略或“模块化”思路意义非凡。比如,对于梁架来说,在它上面安置印刷单元、上光单元或干燥单元都没问题。所以,“模块化”贯穿在整台机器的设计理念中。我们还特意避免改良后的机器外形可能给生产带来的束缚,从而为印刷多样化开辟了更多的可行性空间。

  您在前面提到过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具体包括什么呢?

  默克尔:我们就从*简单的地方说起吧。比如:当印刷机操作员要对墨辊进行设定时,他只要在机器的这一侧下达指令就行,不需要走多远。又如,压印滚筒清洗装置的位置也非常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不仅通过第三级操作可以接触到它,而且由于安装了滑道系统,清洗装置可以轻松脱离印刷单元,为生产赢得了宝贵时间。话说回来,在“操作简便”这个问题上,超大幅面设备的**自动化无疑是*基础的要素。就像我们推荐给用户的方法那样,生产活件的数据可以作为一系列变量保存下来,随之又产生了一系列对应的预设置数据。预设置功能甚至可以对各个印刷单元的纸间距进行控制,与此同时,对纸张运行实施的自动监控也一气呵成。你还能从中央控制台上遥控印刷单元,印版设置自然也是全自动的。不过我现在还不方便透露更多的细节。

  在您看来,新机型的诞生是一种演进还是一种**?

  默克尔:有些部分是专门为超大幅面设备开发的。当然,更多的功能来源于已然成熟的其他速霸印刷机。所以我个人觉得,用“演进”来形容似乎更妥帖一点儿。要知道,即便我们现在谈论**性的**,它背后也是150多年来植根于印刷机械制造领域所积淀的深厚基础和实践经验。

  谢谢您,默克尔先生,能与您交谈十分荣幸。(完)

*新资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