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创意·和谐 印刷业发展必由之路

分享到:
点击量: 280514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网 作者:林杰

    问题

  改革开放30年,印刷业的发展在高速增长的态势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从门类上来看,印刷业涵盖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出版物印刷、包装印刷,还有一些其它的商业印刷。当然,我们也看到,随着印刷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一些结构性的问题。

  其一,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改革开放初期,印刷业总体上比较落后,当时*强烈的反映就是“书荒”,出书难。出版社领导经常到印刷厂排队,希望能优先安排印刷他们的图书。那时书的品种印出来以后马上就遭到蜂抢,在市场上非常旺销。由此,搞印刷的乡镇企业也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兴起。*典型的是河北省的三河市,几乎村村搞印刷,印刷个体户、装订个体户都是农民。由此而引发的就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有一名外国的设备供应商指出,我国10万家印刷企业里面,技术装备比较好,管理比较好,服务比较好,有能力承接国际订单的也只有十分之一。他的这个讲法是有一定根据的,说明我国印刷产业发展还很不平衡,掌握先进技术装备,经营管理水平比较高的印刷企业只占小部分。大部分还属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有些甚至由于竞争力缺乏经营上处于困难状态。

  其二,新兴的,和内容产业、创意产业相关的一些印刷服务明显不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对一些门类需要按照个性化的需求来提供服务,有这种能力的印刷企业不多。但是,这个领域未来市场发展的前景将会很好。现在推广数字出版数字印刷,数字出版当然可以通过网上下载,或者通过其它介质形式进行拷贝,但是数字印刷还显得不是很适应,做得还不够。所以,调��产业结构性,关键是要转变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式。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来优化整个产业结构。当然,产业结构很复杂,有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等不同层次。所以,调整产业结构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是未来印刷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方面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需要协会去推动去引导,*终需要企业去适应市场。

  政策

  《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印刷企业反响不一,相比较而言,国有印刷企业较为平静。

  《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后,为什么国有印刷企业反应比较平静,因为,国有印刷企业的劳资关系历史由来就比较规范,企业处理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执行的都是过去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另外,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合作的企业,反应也不是很大,因为*终对这些企业的成本会有一些影响,但不是很大,企业自身能够处理好。

  据了解,反应*强烈的是广东的一些民营企业,还有一些港资和台资企业。原因是,处理劳资关系使企业的成本增加了,供应关系出现了断裂。这些企业原来大量雇佣了来自贫困地区的打工仔和打工妹,每月给几百块钱,然后再管一下食宿,没有这样那样的保险,劳动力很便宜。这类在劳动用工管理上不规范的企业,执行《劳动合同法》后,就感觉到收益明显地减少,甚至经营难以为继了。其实,原来一些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时候,他们可以采取一些不太规范的做法,用低工价来竞争。如果《劳动合同法》得到贯彻,保障了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对规范企业行为的好处是明显的,有利于营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就能够使各种类型的企业,都处在同等的起跑线上参与市场竞争。《劳动合同法》的天平没有倾斜于哪一方,而是兼顾到劳资双方的利益。就是说,《劳动合同法》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还有一些反映是对《劳动合同法》的一些误解,比如没有规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就以为是带有铁饭碗性质的**性合同,就认为这是高压线,不能碰。实际上像类似这样的规定,主要是相对的稳定劳动供应关系。另外,广东聚集了大批的“三来一补”企业,国家为了促进这些企业的产业升级,采取创退税的办法进行奖励。这些企业大部分是对外加工,挣得是美元。随着人民币升值,他们挣得美元的退税率就相应的调低了,这样一来,经营生存就比较困难。今年1月份,广东省非常明确地提出,“三来一补”企业要转型升级,这是非常正确的抉择。我们不能停留在依靠消耗人力、土地、材料、能源等给外国人提供劳务,挣点劳务费这个水平上。这样,影响社会的长远发展。

  现象

  业界人士一直说印刷工价走低,又缺乏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印刷工价本身是依靠供求关系来平衡的,是由市场决定的。企业进入市场,就应该随行就市。所以,行政在市场面前作用是有限的,如果靠行政的力量来干预市场,是不会有好的结果的。印刷业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用行政的办法去控制工价,那不是天方夜谭吗?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是有印刷工价,当时落实得比较好,起到了正向指导和正面调节的作用。实际上,价格是竞争力的体现。劳动生产力高,效率高,价位成本就低,就可以用比较优惠的工价,来吸引更多的业务。香港的印刷企业有一个顺口溜,叫“一班亏,两班打平,三班有钱赚”。很多香港印刷企业转移到内地来,也还是采用这种“两班三运转”工作办法。

  近年来,国内印刷价格体系在不断地变,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体制也在不断地改,可是印刷工价就是上不来,因为就是印刷企业太多了,你不干有人干,他不干我来干。印刷企业情况很复杂,一边是有的企业说工价太低经营困难,一边是有些机制搞得活的企业还在不断地拓展,不断地北上和西进建新厂,而且建一个成一个,建一个赚一个。中华商务不就是很明显吗?从香港进来以后,先在深圳建了一个厂子,然后到上海,后来到云南,现在到北京,而且效益都很好。还有,香港联合出版集团里面,*赚钱的环节是印刷而不是出版。是什么原因,是机制问题。香港的印刷企业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他的企业年轻,没有那么多历史负担。另外,他们一直享受合资企业的政策优惠,但是今年不同了,税法修改之后,一般企业都是25%,中小企业还可以享受20%。这几年的改革,给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税赋公平竞争的环境。当然,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一种过剩经济,如果不过剩就不叫市场经济,所以供求关系的平衡也是相对的,而不是**的。从生产加工角度来看,紧缺的时候我估计今后很难出现了,出现了也不过是暂时,也不会持续很久。所以,要解决工价问题,关键在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方向

  我国印刷业的发展有一个提法叫“绿色印刷,创意印刷,和谐印刷”。和谐印刷是*高的境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战略*终的结果;绿色印刷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环保型,印刷业的发展盲目的多和滥,必须要强调绿色环保,这是一个现实的也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创意印刷是从印刷本身发展规律上提出来的,因为印刷既是一个传统的行业,又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印刷和信息技术,和内容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关联度非常高。印刷不是只具备加工服务的功能,而是应该在未来的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当中,占有一席之地。比如数字印刷,如果在前端把相关的数据库建起来,后端就可以联系到更广泛的专业领域的客户,通过服务来满足这些客户的需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实际上我们有些企业,正在走这个路子。像雅昌,作为一个**的印刷产品服务商,它定位在艺术界的拍卖上,艺术界拍卖的图录基本上都是他们提供的。他们联系了很多艺术家画家,为他们建立了专门的数据库,有的画家的作品刚完成,他们就把作品进行全扫描收集在数据库里面。如果画家想出画册,要多少他们就复制多少,要多大他们就复制多大,非常快捷和方便;如果画家要举办一个画展,他们也会主动帮助张罗,不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也起到了宣传推广的作用。所以,绿色印刷、创意印刷、和谐印刷,是未来中国印刷业的必由之路,需要业内人士去探索去创造。(完)

*新资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