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試驗設備中制冷體系上的配件配置利弊
1、概述
有的公司制冷體系配置各式各樣,書上有的配件必定全配上。其實有必要將所有配件全配上嗎?全配上必定有利嗎?橫豎無事,就姑妄分析一下,與眾好友分享,至于是否正確,那是見仁見智的事。
2、油分離器
油分離器能夠使從壓縮機排氣口帶出的大部分壓縮機潤滑油回流,小部分的油要經過體系的過程才干跟制冷劑一起由壓縮機吸氣口回流,假如體系回油不暢會在體系中逐步集油,仍然會造成換熱效率下降,壓縮機缺油等故障。相反,關于如R404a等與油微溶的制冷劑,過油分離器會添加制冷劑溶油的飽和度。關于大型體系,由于體系管路較粗,一般回油比較流通,且油量較多,配油分離器是比較適宜的,而小型體系,體系回油的暢通是油路的關鍵,油分離器的效果不大。
3、積液器
積液器是使制冷體系中未冷凝的制冷劑不進入或少進入過程體系,提高換熱效率,但同時會帶來制冷劑充注量添加,冷凝壓力偏低的問題。關于小型體系,過程流量不大,完全能夠經過管路加工工藝達到積液的目的。
4、蒸騰壓力調節閥
蒸騰壓力調節閥一般用于除濕體系,操控蒸騰溫度,使蒸騰器不結霜。但在單極過程體系中,使用蒸騰壓力調節閥就要接制冷回氣電磁閥,使管道結構雜亂,不利于體系流通。目前絕大部分試驗箱不配蒸騰壓力調節閥。
5、熱交換器
熱交換器有三個優點,一是能夠使冷凝的制冷劑過冷,在管路中削減提早氣化量,二是能夠使回氣制冷劑充分氣化,削減液擊危險,三是能夠提高體系成效。可是熱交換器的接入使體系走管雜亂化,假如管路安置不講究工藝會添加管損。不利于小批量出產的公司產品配置。
6、止逆閥
由于體系使用于多個過程支路,在未作業的過程支路回氣口加裝止逆閥,避免制冷劑回流到未作業的過程空間積累。管路中假如是氣態積累不影響體系作業,要考慮的是避免液態積累。因而并非所有分回路都要加裝止逆閥。
7、氣液分離器
對具有變工況特性的環試設備的制冷體系,氣液分離器是避免液擊的有效手法之一,同時還能夠恰當調節制冷量。可是氣液分離器同時也切斷了體系回油,因而裝置氣液分離器必須裝置油分離器。關于泰康全封閉壓縮機組成的機組,由于回氣口內有恰當的緩沖空間,能夠起到必定的氣化效果,因而能夠省略氣液分離器。關于裝置空間有限的機組能夠設置熱旁路來氣化過剩回液。
8、冷量PID操控
冷量PID操控在運轉節能方面效果顯著,不僅如此,在熱平衡方式溫場目標相對較差的常溫(20℃左右)段,冷量PID操控的體系能做到抱負的目標;在恒溫恒濕方面也能夠體現不俗的效果,因而冷量PID操控已經是環試產品制冷體系較**的技能。冷量PID操控分時刻份額和開度份額兩種,時刻份額是操操控冷電磁閥在一個時刻周期內斷合的比,開度份額是操控電子膨脹閥的導通量。
可是在時刻份額操控中,電磁閥的壽數是個瓶頸,目前市面上較好的電磁閥按預算,壽數也不過3~5年,因而需求計算一下維護成本是否低于節能降耗。開度份額操控中電子膨脹閥目前價格較高,且市面上配購不方便,由于也是動態平衡,同樣涉及壽數問題